自古以来,对联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,深受各个阶层人民的喜爱。无论是王公贵族,还是平民百姓,都能在节庆或日常生活中自如地对上几句对子。对联不仅是文化的体现红涨股票配资,也在古代文学中占据着重要位置,诸多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便通过对联这一形式流传千古,很多故事更是因“以联择偶”而增添了浪漫色彩。
话说回明朝正德年间,在江南烟雨迷蒙、文化气息浓郁的一个古镇中,生活着一位名叫林茵的才女。从小聪慧的她,博学多才,尤其擅长诗词歌赋和对联的创作。她的才情在当地小有名气,许多文人墨客纷纷慕名而来,想一睹她的风采。然而,这位聪慧的女子眼光独特,普通的才子不曾入得了她的法眼,年华渐长,她依旧未能觅得理想的伴侣。
林茵的父母看在眼里,急在心头,却也无能为力,只能随她心意。有一天,晚饭后,父女两人坐在一起谈心,林父看着自己已经二十有二的女儿,不禁叹气道:“你如今年纪不小,再不嫁,怕是成了老姑娘了。到底想找什么样的男子呢?不妨告诉我,看看我能为你物色什么样的良缘。”
展开剩余75%林茵听后微微一笑,轻声回应:“父亲,我从小听您话,读书、女工都做得好。可您可知,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?”林父愣了一下,摇头道:“我不知。” 林茵轻声叹道:“其实,女儿并不喜欢读书。我的心向往的,是武道。我希望能嫁一个能带兵打仗、驰骋疆场的大将军。”
这话一出,林父不禁陷入了深深的为难。自己虽然书香门第,但与权贵官宦的距离远不可及,女儿心中所向红涨股票配资,恐怕自己实在无法实现。想到此处,林父不禁又是摇头又是叹息,心里更加忧虑:“这该如何是好呢?”
时间转眼已至两年后,林茵已经二十五岁,年纪不再轻,林父终于决定不能再拖下去。于是,他与林茵商量起了如何择偶的事情。两人反复思量,最后决定以“比文招亲”的方式,来选取理想的伴侣。所谓“比文”,即是通过对对子来选出合适的人选。这一天,林家门前聚集了许多来宾,林茵一一打量,随即开口道:“今日小女子招亲,若有能对得上我的上联,便视作是我的如意郎君。”
台下的众人纷纷起哄:“林家小姐,赶快出题吧,大家都等不及了!”林茵思索片刻,便缓缓说道:“拉弓搭箭待何时?”话音一落,台下纷纷陷入沉默。就在大家苦苦思索之时,一个身穿儒衣的男子站出来,颔首道:“我来对一个下联:把酒临风吟雅韵。”林茵微微点头:“不错,虽是文采斐然,但未免太过文弱了。”
过了一会儿,一个衣衫褴褛、满脸风尘的乞丐走到前面,笑着说道:“请听我一对:跃马横刀征万里!”林茵听后一愣,眼前这个乞丐打扮的男子,身形高大,健壮如牛,眉宇间却透着一股英气,丝毫不见世俗的拘束。心中暗自一动,她决定更细致地观察这个男人。想到此,林茵便起身作揖:“请这位大哥到内厅坐谈。”
林父此时一脸迷惑,心中疑虑重重,思索着女儿怎么会对一个乞丐动心。可林茵坚持,最终父亲只得无奈随行。进入客厅后,林茵直言道:“我看这位大哥气质非凡,不像是乞丐,能否告知您的真实身份?”乞丐缓缓开口:“在下名叫梁子铭,乃南昌卫的一名千户,因宁王叛乱,我兵败流落此地。”
听罢,林茵不禁瞪大了眼睛,震惊道:“原来如此!既然如此,女儿愿意送你盘缠,待你回到军中,表明身份后,再来向我提亲,如何?”梁子铭感激道:“姑娘真心待我,我未婚,已是对姑娘一见钟情。请放心,我一定会在一年之内,回归提亲。”林父原以为是骗子,然而,见林茵坚持,他最终答应并给了梁子铭百两白银。
半年后,梁子铭披上战甲,带着丰厚的聘礼登门求婚。林父喜出望外,林茵也是激动不已,二人当日便拜堂成亲,喜结连理。邻里百姓得知此事,纷纷称赞林茵的慧眼识英雄,称她为“奇女子”。
发布于:天津市倍悦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